工程履约保函,又称履约保证金,是施工单位在承揽工程项目时,向发包方提供的一种担保凭证,以保证施工单位履行工程合同中的义务。若施工单位出现违约行为,发包方可凭保函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索赔。
工程履约保函一般包含以下条款:
保函类型:明确保函的性质,如履约保函、预付款保函、质量保修保函。 保兑金额:保函的担保金额,通常为工程合同总价的一定比例。 保兑期限:保函的有效期,从签发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的一段时间。 索赔条件:发包方可以凭何种违约行为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索赔。 出具机构:签发保函的银行或保险公司。 受益人:保函的受益方,即发包方。 付款方式:銀行或保险公司兑付保函的支付方式,如汇款、扣款等。工程履约保函的保兑金额通常按照工程合同总价的一定比例来计算,一般不超过:
合同总价10%,对于大型或复杂项目,可适当增加。
履约金额2%,实际交付履约付款后的增补履约金额。
发包方可以凭以下违约行为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索赔:
施工单位逾期开工、停工或竣工,且不符合合同约定。 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,导致工程延期或缺陷。 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材料费、劳务费,导致工程中断或影响其他单位施工。 施工单位违反合同约定,泄露设计或技术秘密。 施工单位因自身原因导致工程发生事故,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。若发包方认为施工单位违约,导致工程损失,可按照以下步骤索赔:
向施工单位发函:表明违约事实,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责任。 收集证据:提供合同、监理日记、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证明。 向银行或保险公司出具索赔函:详细阐述施工单位的违约行为以及索赔金额。 耐心协商:银行或保险公司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,协商一致后可以一次性结清保函金额。 申请司法鉴定:如协商不一致,发包方可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对工程质量或损失金额进行鉴定,鉴定结果对双方有约束力。 申请仲裁或诉讼:如协商和司法鉴定都不成功,发包方可向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仲裁或诉讼。办理工程履约保函时注意以下事项:
仔细阅读保函条款:确保理解保函内容,避免不明条款造成纠纷。 选择信誉良好、实力雄厚的出具机构:确保保函兑付有保障。 按时支付保函手续费:逾期支付可能会导致保函失效。 及时索赔:一旦发现施工单位违约,应立即向出具机构索赔。 保存好索赔证据:提供充分证据支持索赔请求。工程履约保函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规范工程履约行为,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,维护工程各方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