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约保函是发包人在工程建设项目中,为保障承包人履行合同义务而要求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的担保文件。它是一种履约担保方式,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在履约保函的运用过程中,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点,需要引起重视。
1. 保函被错误开具
保函开具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保函金额错误、保函有效期错误、保函受益人错误、保函条款错误等。保函被错误开具后,可能会导致保函无法被有效使用,从而影响发包人对承包人履约能力的保障。
2. 保函被拒付
拒付保函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:承包人未履行合同义务、保函条款与合同条款不一致、保函逾期未兑现、保函被伪造或变造等。保函被拒付后,发包人无法获得履约担保,可能造成工程建设项目的损失。
3. 索赔程序复杂
当承包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时,发包人需要向保函出具索赔。索赔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提交索赔通知、提供索赔证据、保函出具人审查索赔资料、保函出具人做出索赔决定、保函出具人向发包人支付索赔款项。索赔程序复杂,耗时较长,可能会影响发包人的资金周转。
4. 保函出具人资信不良
保函出具人的资信状况直接影响保函的履约能力。如果保函出具人资信不良,保函可能无法被有效兑现,从而造成发包人的损失。因此,在选择保函出具人时,应充分考虑其资信状况。
5. 保函条款约定不明确
保函条款约定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发包人无法有效行使保函权利,从而造成损失。例如,保函条款对承包人违约的情形、发包人索赔的条件、保函出具人的责任等约定不明确,可能会导致争议。
为防范履约保函风险,应采取以下措施:
1. 选择资信良好的保函出具人
选择资信良好的保函出具人,可以**限度地保证保函的履约能力。发包人在选择保函出具人时,应考察其资质、信用评级、财务状况、偿付能力等因素。
2. 认真审查保函条款
发包人在收到保函后,应仔细审查保函条款,确保保函条款与合同条款一致,约定明确,无歧义之处。如有疑问,应及时向保函出具人咨询。
3. 规范索赔程序
发包人应按照保函出具人规定的索赔程序向保函出具人提出索赔。索赔时,应提交齐全的索赔资料,如合同、保函、违约证明、损失清单等。
4. 妥善保管保函
保函是发包人重要的权利凭证,发包人应妥善保管保函,避免遗失或被他人盗用。保函遗失后,发包人可能无法有效行使保函权利,造成损失。
5. 及时行使保函权利
保函一般有有效期,发包人应在保函有效期内及时向保函出具人提出索赔。逾期提出索赔,可能会导致保函失效,发包人无法获得履约担保。
履约保函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点。发包人应充分认识履约保函的风险点,采取措施防范风险,以**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