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付款保函是工程承包活动中常见的担保方式,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承包人的履约能力提供保障。印台区预付款保函办理流程如下:
工程发包人作为申请人,向承包人提出预付款保函申请,明确保函金额、受益人、担保期限等基本信息。
承包人收到申请后,收集以下材料:工程合同、发票、保函申请书、营业执照、财务报表等证明承包人履约能力和信誉的资料。
承包人根据资质、经验、服务水平等因素选择预付款保函担保机构,并向担保机构提交保函申请材料。
担保机构收到申请材料后,对承包人的资信、履约能力、财务状况进行审核,确定担保金额、担保费用和担保期限,向承包人提供报价。
承包人与担保机构协商一致后,签订担保合同,约定保函金额、担保期限、担保费用、责任范围等条款。
承包人付款担保费用后,担保机构出具预付款保函,并将其寄送给工程发包人。
工程发包人收到预付款保函后,应仔细审核保函内容,确认无误后留存。
工程发包人完成预付款保函审核后,可预付工程款给承包人,预付款金额不得超过保函金额。
工程如期完工或合同解除后,预付款保函即到期,担保机构解除担保责任。
工程完工后,工程发包人应对实付工程款进行核对,如果预付款超过实际工程款,应及时追回多余款项。
预付款保函金额通常设定为工程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,一般为工程总价的10%-20%,具体比例由工程性质、承包人资信等因素决定。
预付款保函的担保期限一般为工程合同的履行期限,但**长不超过两年。特殊情况下,担保期限可适当延长,但应经发包人和承包人协商一致。
预付款保函的责任范围包括:承包人收到预付款后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进度履行工程合同,导致发包人遭受经济损失;承包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工程合同,导致发包人遭受损失。